□二冶设备物资公司 刘 明

 

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热爱让人痴心不改。不知不觉中已参加工作20年了。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20年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地方不曾离开,领导换了数次,设备换了数代,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单位这块热土和与我朝夕相处共同书写、见证20年历史的起重吊装作业者们。20年不离不弃执着地坚守着单位这块土地和从事的吊装事业,只缘于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理由——热爱。热爱这里的土地、这里的人、这里的设备以及这里的工作。回想20年的点点滴滴,在感动的同时又平添了几许对这些“二冶吊装人”的敬佩。

年近花甲  历经风雨痴心不改

在设备物资公司的吊车司机里,离开吊装岗位年龄最大的要数150吨履带吊原机长张国俊。1956年出生的他,从1994年起先后开过50吨、100吨和150吨履带吊。由于肯钻研、技术硬、责任心强,1998年领导选派他做当时二冶最大、最先进、最值钱的日本进口150吨履带吊机长。他不负众望,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15年如一日地精心呵护着这台宝贝设备,机组和他个人多次受到公司的表彰和嘉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靠设备吃饭,我必须照顾好他,他就是我自己的东西”,从他的话语中可见他对设备的热爱程度。他爱岗敬业,像做自己的家里活一样,15年如一日地用心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吊装工作,多次受到施工单位的肯定和赞许。“挣人家钱,就得给人家把活干好,让人家满意”,这是他对爱岗敬业的理解和诠释。他宽容理解,将家庭交给兄妹妻儿,15年如一日地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是家庭对他和他对单位的彼此理解与支持。“这些年单位的事没掉过链子,但对于多年卧病在床的九旬老母和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孩子我是有亏欠”,这是他极少对人提起的心事。在我们的眼里是整个世界,在老人的眼里孩子是他们的全部,在小孩眼里父亲是强大的靠山和坚强的后盾。

面对外界的诱惑,老张也曾有过离开的念头,有几次能跳槽挣大钱的机会都被他最终放弃了。近些年曾有福建、上海、宁夏的吊装公司以优厚的待遇请他加盟被他婉言谢绝,也曾有包钢、包头市等包头周边的公司以工作调转的条件请他加入发展,也被他婉谢了。他说虽然单位挣钱不多,但干得比较顺心,不想让自己太难过,承受那种离开的苦痛。今年5月份,在完成包钢新体系2250m3热轧吊装工程后,出于对岗位特殊性和身体原因的考虑,老张以57岁的“高龄”从他所钟爱的吊装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下车不是下岗,老张又挑起了设备转场拆装、倒运的重担,摸低上高地继续着他热爱的事业。

不惑之年  吊装作业苦中有乐

“不惑之年收获甜蜜爱情,总算圆了他及关爱他的人们的梦”。这是今年8月底我参加360吨履带吊机长魏立涛的新婚庆典后的感触。1971年出生的他,1991年技校毕业后来到单位从事履带吊吊装作业。1995年他从师傅手上接过一台50吨履带吊钥匙任机长,2008年他从领导手中接过一台新50吨履带吊的钥匙任机长,2010年起任360吨履带吊机长。吊车越开越新,越开越大,责任越来越大,担子越来越重。谈及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方面,他没有牢骚、没有抱怨,只是淡然一笑。“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我们花一些时间去经营的,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培养爱情;四十多岁的人,大都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对我是给与了足够的宽容和理解,我对父母肯定是有亏欠的。”看似很平淡的话语,其中意味深长。作为机长他把很多的时间给同事去照顾即将升学的孩子,我们很难理解他不惑之年尚无妻小的彷徨与苦闷;作为机长他把很多的时间给同事去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我们很难理解他老父亲病危通知又转危为安后才得到消息的歉疚心情;作为机长他把钢钉穿脚而过的伤痛自己扛着也不愿找单位和领导,我们很难理解他对同事、对领导和对单位的理解与宽容。

就像歌中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不惑之年的他收获迟到的幸福,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幸福。如今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工作生活处处充满阳光的他,正以坚定的步伐和坚实的肩膀,带着他的宽容和理解,扛着他对家庭和单位的重大责任,继续着他所热爱的吊装事业。

企业兴衰  责任智慧创造未来

中国中冶的经营理念是“用心铸造世界”。对于“用心”我的理解是让我们用责任感、使命感和聪明才智建设美好中冶、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20年弹指一挥间,一代又一代的“二冶吊装人”在这里用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圆着自己的梦,圆着企业的梦。他们对企业、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着实让人感动和敬佩;他们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是一个员工团队应有的品质和价值。愿我们每个中冶人、每个二冶人用自己责任的杠杆、力量的杠杆和智慧的杠杆为“建设美好中冶、美好二冶”,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