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现任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焊工。曾获全国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当选十八大全国党代表

首钢技术研究院焊接实验室里,焊花四溅。一群戴着面罩、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背影中,一眼就能认出刘宏——只有她扎着辫子,是这里惟一的女焊工。

只见她蹲在那里,双手稳稳地端起焊把,顿时,白色焊烟腾起,弧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刘宏终于站起身,摘下面罩,伸手从旁边取过渣锤,熟练地敲开焊缝上的残渣两块厚80毫米、长1200毫米的钢材紧紧地“缝”在了一起。

刘宏曾经是高考落榜生。1988年,她通过招工进入首钢,放弃了厂里为女工安排的材料岗位,着了魔似的非要学电气焊这个“纯爷们”行当。

“我那时总揣着书,不明白了就翻,再不懂就去问师傅。”如今,气焊、气割、手工焊条电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刘宏样样拿得起来。很快,她就成了首钢惟一的女电焊高级技师。

刘宏好琢磨。她总结的铸钢辙叉堆焊补焊最佳操作法、气割钢轨最佳操作法、窄间隙钢轨焊接最佳操作法、小管径手工钨极氩弧焊最佳操作法、气焊紫铜最佳操作法等,已在首钢得到推广应用。

都说艺高人胆大。在两年前举办的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上,刘宏闯过一轮一轮的淘汰赛,杀入决赛。决赛时,需要选手在点亮的灯泡上捆上0.5毫米细的铁丝,用焊把割断铁丝并保证灯泡不灭。难度在哪儿?玻璃的熔点是600度左右,铁丝的熔点在1000多度,如果用普通的切割法,肯定是铁丝没断灯泡就已经炸了。

听起来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见刘宏不慌不忙端起焊把,用气割火焰边缘慢慢靠近铁丝,受热后的铁丝膨胀,与灯泡拉开距离,同时也起到了给铁丝预热的作用,瞬时打开切割氧,手起枪落,铁丝断开,灯泡完好无损!

在这几乎是清一色男性的对抗中,刘宏捧回了冠军。

首钢搬迁,刘宏作为技能型人才,被引进到首钢技术研究院工作。这里承担着首钢新钢种的可焊性试验研究和新焊材的开发任务,是首钢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研究院500多名员工中,刘宏是惟一一名参与实验的技术工人。现在,每天和她一起工作的是毕业于哈工大、清华等名校的5名博士和10名硕士,她需要用她高超的焊接技术,与这些名校高材生的理论相结合,直接指导焊接试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这对刘宏这个高级女焊工是个新考验。一遇到焊接理论难题,她就向年轻的博士们请教。可是一拿起焊把实际操作,这些博士硕士就得拜刘宏为师。遇到窄而深的焊缝需要用什么工艺参数,熔池怎么观察,什么情况需要加大电流、减少电压……这些,书本上可没有。

“有了刘师傅,焊接试验的质量和速度快多了。”博士们对他们的技工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

“出现啪啪声说明是电压小,加大电压就可以了,只听见一点点飞溅声,能有气体流量声就对了。”这是刘宏手机里的一条短信草稿,但不会被发送。其实,这是她的工作日记。下班后,她会把工作中的点滴“火花”记下来。这是从当上焊工第一天起养成的习惯只要上班,就记工作日记,感悟、技巧、经验,一天不落。

五年前,刘宏开始整理这些工作日记,主要是工艺参数、焊接方法、焊接顺序、注意事项等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想出本书,把自己的这些经验、教训、心得,让更多的同行了解。”

刘宏不怕苦不怕累,业务扎实过硬,2008年她在中德国际焊接对抗赛中取得第三名;2009年在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中荣获第一名;2009年7月她被聘为首钢唯一一名女技能操作专家;2010年获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将近20年的实操工作中,刘宏发现,在我国,会动手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就是既懂理论又会实操技术,能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这样的人才奇缺,产生了断层。

在十八大北京代表团驻地,第一次当选全国党代表的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焊工刘宏告诉记者,“建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应该互相敞开大门。”

刘宏说,现在的学历教育机械重复的多,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低,比如焊接专业有本科、硕士、博士,但不会拿焊把,不会操作。而职业技能教育动手多,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确实差一截子,有些人会实操,但说不出来为什么要这么干,他们想去学习理论知识,又缺乏敞开的渠道。

刘宏建议,学历教育中,大学毕业、硕士、博士应该同时取得一定的实操证书,就是学历和实操证书相挂钩。国家也应该提供给工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平台,二者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搭配,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就像德国、韩国都是互相敞开的,上大学必须要学实操,学实操的也得学理论知识,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创新。 (首钢总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