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社科纵横》 1988年01期
加入收藏 投稿

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康泽民  
【摘要】:正 检验一切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在当前理论界引起了争论。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是唯一的标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是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两个标准。因为只讲生产力,容易使社会主义失去方向。对于后一种观点,我不能苟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生产力是最活跃的
【关键词】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 理论界 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发展
【正文快照】:
检验一切工作好坏的根本:际准是什么,在当前理论界引起了争论。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是唯一的标班。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是生产力标准和生产关系两个标准。因为只讲生产力,容易使社会主义失去方向。对于后一种观点,我不能苟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生产力是最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人;从产业革命看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4期
2 朱宗震 ,吕景琳;关于阶级斗争历史作用的探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徐泰来;“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是科学的——与晓鲁同志商榷[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4 廖奔;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吗?[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5 齐振海 ,刘继岳;再评“物质和精神相互起决定作用”说[J];哲学研究;1980年09期
6 ;社会主义的特征[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7 高烈;是农业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8 海原峻 ,高作宾;欧洲共产主义的动向[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8期
9 梁作干 ,罗尙贤;论生产的两重性及其矛盾的解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高凤楼;;1000>1500的辩证法[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忱;;论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关联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杨保隆;;自然条件在生产力低下情况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3 王克安;;管理也是生产力——重庆綦江“虹桥事件”留下的思考[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路献琴;崔李曦;;学习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的理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5 孙岩;;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唐流德;;生产力标准是审读经济类书稿的根本尺度[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7 黎峙才;胡青云;;对商业所有制结构的探讨[A];全国市场经济与商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唐连英;;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突出贡献[A];伟大的胜利,辉煌的成就——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论文集[C];1999年
9 罗秉征;;径流对河口近海生产力的影响与研究现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肖天;张武昌;王荣;;渤海异养细菌生产力的研究[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忠杰;根本源泉·思想源泉·社会源泉[N];北京日报;2000年
2 马仲良(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信念植根于科学的认识[N];北京日报;2000年
3 董德刚;如何理解“不够格”的社会主义[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张力生;合理配置资源 促进经济发展[N];兵团日报(汉);2000年
5 罗文;香港生产力局及环保促进会推出“环保标笺”[N];中国包装报;2000年
6 张塞;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由进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刘玠;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N];中国冶金报;2000年
8 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 郑传芳;“三个代表”:坚持党的领导的战略思想[N];福建日报;2000年
9 ;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挑战[N];国际金融报;2000年
10 孟纪新;加拿大财政盈余创新高[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延玲;全球变化的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生态系统公益[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2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项文化;杉木林采伐迹地人工造林与自然恢复的生态功能过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3年
4 徐炳成;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牧草生产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尹守东;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养分生态学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6 吴冬秀;CO_2浓度升高对羊草草原生产力和碳平衡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年
7 张丹华;技术创新战略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樊巍;果草牧复合系统物质生产、养分循环与能量流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9 王润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肖兴威;中国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2 马华明;凹叶厚朴人工林林木生长规律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3 潘家耕;论当代生产力的绿色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孔国保;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标准体系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乔发进;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生产力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滕飞;浅论邓小平科技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廖小梅;试论全球及我国的信息化趋势[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云;从信息化角度看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成俊;论生产力视域中的地理环境[D];山西大学;2004年
10 邓光奇;西部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791813
  • 010-62985026